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要闻 > 媒体关注

《安徽日报》客户端:加快新能源汽车国际化进程 持续壮大安徽汽车产业

发布时间:2024-10-10 15:21来源:政协六安市委员会阅读:字体【  保护视力色:

六安市政协反映,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坚持把汽车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并把加快新能源汽车国际化进程作为重要环节。今年4月,随着奇瑞汽车落子西班牙,我省新能源汽车挺进海外市场再次迈出坚实步伐。

围绕持续推进我省新能源汽车国际化进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以下问题值得引起重视解决。一是内外交织加剧国际市场竞争。随着全球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增长,欧美传统汽车强国及韩国、日本等新兴市场都在加速跟进,比亚迪、蔚来、广汽、上汽、长城等国内车企加快海外市场投资布局,这些都为我省汽车企业走出国门增加竞争压力。二是汽车技术标准与法规适应性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安全法规、环保要求不同,我省汽车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产品适配与认证。三是供应链全球化管理难度大。海外建厂和运营,对包括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质量控制等在内的全球供应链高效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背景下,海外供应链的稳定性面临考验。四是品牌国际化建设要求高。尽管技术与产品力不断提升,但我省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仍有待加强。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大量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形象维护。

为加快我省新能源汽车国际化进程,高质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持续提升汽车产业含金量,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构建“皖江新能源汽车走廊”。整合我省沿长江城市群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源与创新能力,通过区域内的高效联动,形成协同创新机制。共同推进关键技术联合研发、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以及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链,提升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强化国际合作与标准化对接。支持奇瑞汽车等本土车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与目标市场国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定法规要求,设立专门的法规研究团队,密切跟踪国际汽车行业的法律、环保、安全等政策动态,确保产品设计与生产从源头上符合国际目标市场需求。发挥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涉外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功能,通过与海外律所、咨询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合规解决方案,减少因法规差异导致的产品调整周期,加速新车型的国际市场准入。

三是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建立灵活多元的供应链体系,加强与国际供应商的合作,同时在国内培育关键零部件的本土产业链,发挥合肥、芜湖两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基地效应,确保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奇瑞、蔚来、合肥长安、合肥比亚迪、大众安徽、汉马科技等整车企业构建整零对接机制,落实好《建设高水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共识》。深化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面向全球市场的新能源车型,借助合作伙伴的国际市场渠道,加速安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化进程。

四是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化营销。运用数字化营销手段,结合海外社交媒体、本地化营销活动等提升我省汽车品牌国际影响力。通过参与国际车展、赞助国际体育赛事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合作,包括共建产业园区、技术转移、人才培训等,特别是与那些对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迅速且政策环境友好的国家合作,有助于安徽新能源汽车企业快速进入新市场,实现国际化战略的跨越式发展。

五是注重人才的培育引进。加大对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技术人才特别是海外市场拓展、跨文化沟通、全球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人才支撑。鼓励支持在我省的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增设并强化汽车工程、新能源技术、智能网联等领域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专业人才。通过设立专项奖学金、实施海外交换项目、提供跨国企业实习机会等措施,激励高校高职学生扎根安徽汽车行业,服务壮大我省汽车产业。

六安市政协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协六安市委员会”“六安市政协”及所属内设机构的各类形式稿件,版权均属六安市政协机关所有,任何第三方如需链接转载的,请注明摘自“六安市政协网站”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上述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稿,仅供参考交流,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任何第三方如需使用本网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载发后1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