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高度,对意识形态安全提出新的要求。人民政协是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政协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政协工作新任务新使命,胸怀“两个大局”,坚持正确方向,明确着力路径,把政协组织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能力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凝心聚力。
一、立足人民政协性质定位,深刻认识提升意识形态能力是政协工作的内在要求。秉政协初心,承时代使命,人民政协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始终内嵌于政协工作的全过程。
(一)从发展属性看,人民政协从成立到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自觉将意识形态工作内化为心、外化于行。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后,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响应和拥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担起协商建国的历史大任,为新中国诞生作了全面准备。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协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积极贡献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人民政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助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二)从政治属性看,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人民政协的根本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必须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人民政协通过有效工作,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把党的主张通过民主程序转化为政协组织的决定,担负起把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
(三)从协商属性看,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一些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短板、社会治理弱项等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价值追求呈现多元化倾向,各种新思潮不断涌现,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的意愿不断增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深入人心,人民政协聚焦“国之大者”的各个领域,围绕党中央提出的思想主张、确立的重大战略、完善的重大制度、推进的重大工作,围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方面,扎实组织进行政协协商,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探寻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四)从统战属性看,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特征。毛泽东同志曾精辟指出,政治就是把支持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广泛性长期共存、相互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一致性与社会思想多样性兼容并蓄、相互激荡,各种力量竞相发声成为常态,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成为常态。人民政协积极发挥好政治共同体的政治功能,加强思想建设和政治引领,通过政协制度的有效运行和民主程序,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切实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立足人民政协特色优势,深刻把握政协系统提升意识形态能力的现实路径。以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成果彰显政协组织之特色,托举政协履职之优势,聚合政协委员之力量,切实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政协智慧。
(一)坚持在科学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新时代政协组织的学习,既要守住政治底线,又要凝聚思想政治共识。第一要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并同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统一战线历史、人民政协历史结合起来,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第二要坚持和创新学习制度,构建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学习制度体系,把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系统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发挥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根本性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坚持在聚焦有效履职上下功夫,坚决守牢意识形态阵地。第一是加强平台阵地管理。做好政协全体会议、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书记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协商会、对口协商会等协商议政平台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既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在政协平台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要保持理性有度、合法依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第二是加强网络阵地管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作会议精神,坚决维护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安全,做好政协网站、微信公众号、委员履职系统等信息网络平台的管理运用。严格落实上网信息“三审”制,规范网上信息传播,提升治网能力,切实加快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以信息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严格落实《关于规范党员干部网络行为的意见》,规范党员委员和机关干部网络行为,发挥领导干部引领和表率作用,巩固壮大网上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第三是加强宣传阵地管理。进一步做好对政协新闻宣传、文史刊物、社情民意信息的审查把关,加强对政协大讲堂、专题讲座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严格规范审批报备,坚决防止发生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事件。保持并加强与各级各类主流新闻媒体的交流合作,周密组织开展政协全会、协商议政、视察调研等重要履职活动和机关重点工作的新闻宣传报道,全方位、多媒体展现政协履职成果和委员履职风采,传播政协“好声音”。
(三)坚持在强化责任意识上下功夫,增强政治自觉落实责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必须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第一是政协各级党组的责任,推动各级政协党组切实担负起本系统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领导班子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组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党组其他班子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第二是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党管宣传、党管阵地、党管舆论、党管媒体,定期研判分析,做好专项汇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第三是严格要求政协组织中的共产党员时刻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第四是强化政协委员的政治责任,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敢于发声,在关键时刻靠得住、站出来,旗帜鲜明反对错误观点,不断弘扬正能量,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
六安市政协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协六安市委员会”“六安市政协”及所属内设机构的各类形式稿件,版权均属六安市政协机关所有,任何第三方如需链接转载的,请注明摘自“六安市政协网站”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