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安古山寨遗址保护开发与旅游工作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绿色发展研究会2022年第7期)

发布时间:2022-10-08 15:27来源:政协六安市委员会作者:张海阳阅读:字体【  保护视力色:

依据所搜集的各县区资料统计,六安市境内现存有200余座古山寨遗址,遍布大别山区的舒城、金寨、霍山、金安、裕安境内,这既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压箱底”宝贝,也是六安市尚未系统保护开发的珍贵古迹。为继续发挥这些古山寨遗址遗迹在如今的现代化建设,尤其在现代旅游业中的作用,从202111月至20227月,市绿色发展研究会第一课题组先后赴舒城、金寨、霍山三县调研,与当地有关负责同志座谈交流,一起到古山寨遗址遗迹寻幽探秘,并向古山寨所在地的年长群众追根究底。

自秦至清,历朝历代在六安均建有古山寨。金寨县吴家店镇“三关五寨”中的松子关建于西汉时期,始建于2000年前的古关隘至今依然挺立,且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安之所以有如此之多古山寨,浅析原因有二:一是六安自古即是军事要地,各路封侯豪强或绿林好汉均看重六安,一处山寨就是一处军事要塞。群山磅礴,山高林密,便于屯兵;占高据险,建关设卡,攻守自如。二是大部分古山寨是官僚、地主的庄园与仓库,是封建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所建的设施。封建社会里朝廷授予大小官吏的“百户侯”“千户侯”“万户侯”封地,需要看守并享用。于是山寨成为封建阶级剥削劳苦大众的罪恶场所,一处山寨供养着地主一家老小,山寨周围百姓都是被剥削对象。风雨沧桑,历朝历代在六安建立的山寨,仅有很小一部分遗址遗迹十分珍贵地保留到了现在。

“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六安现存古山寨遗址大多建于宋、元、明、清(初)年代,历史悠久,每座山寨都具有风景秀美、奇峻险要、传奇丰富的特点。舒城县的天子寨,相传三国时期,曹操曾在此演兵。六安古山寨独具的古、险、奇、幻特点,构成了今天发展六安古山寨旅游的基本要素和可观的市场前景。

围绕六安古山寨保护开发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第一课题组在各县区200余份山寨名录与简介中采取剥茧抽丝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考察调研了以下三类山寨:一是已经基本开发完成,有一定知名度,尚未进入3A级风景区的;二是旅游开发正在大力推进,或刚刚起步的;三是尚未进行旅游开发的古山寨遗址。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六安古山寨旅游现状

(一)几个与古山寨资源相融合的著名风景区已成为我市旅游品牌。金寨县天堂寨是全国知名的5A级风景区,霍山县铜锣寨、裕安区九公寨是4A级风景区。金寨县黄狮寨是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此外,金寨、霍山、舒城等县区有不少古山寨遗址也开辟了旅游景点,但知名度不高,游客少。六安3A级以上风景区达45个。但属古山寨关隘类风景区只有3个,占比仅为6.7%。可见六安古山寨关隘旅游开发严重滞后。

(二)六安古山寨旅游开发正在火热进行,尤以舒城县为最。舒城县天子寨景区,2015年即修建了1600米登山步道,2016年拓宽了G206至天子寨的洪冲主干道。20182月,天子寨文化生态旅游项目签约,11月底启动投资建设,成立安徽天子寨旅游有限公司。项目于20203月初恢复开工,现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0多万元。目前,景区整体规划已获批,已完成土地流转3150亩,800KV电力架设及配套配电项目、通讯设施建设、景区形象大门、云湖(四座小水库),登山步行仿三国兵道、仿万米寨墙等项目正在建设中。该景区建设按争创4A级风景区的标准进行。

舒城县龙眠寨海拔近700米,是北宋画祖李公麟晚年隐居地,也是太平天国古战场旧址。总投资1.5亿元的龙眠寨生态园基地建设分三期进行。目前,一、二期项目建设已完成且投入运营。

舒城九龙寨生态园项目2020年被纳入全省重点投资建设项目。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项目投资5.36亿元。计划2022年底完成并进行试运行。

舒城磨刀寨地势险峻,明末义军首领张献忠曾在此山寨屯过兵马。现已引进安徽景露园民宿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计划将此打造成休闲度假疗养胜地。

霍山县东西溪乡杨三寨旅游开发刚刚起步。山寨下修建了观景台,险要处安全扶手铁链已安装到位;景区内部分景点修建了休息平台。景区登山道路还是羊肠小道,险要路段安全栅栏尚没有修建,既不方便游览,也无法保证游客安全。

(三)不少古山寨遗址依然“藏在深闺人未识”。金寨县汤家汇镇佛山村陈家寨,500米高处有高约一丈多、厚度二尺有余的浑厚寨墙,北寨门寨墙内顶门杠石孔有大海碗粗。在山顶数十亩土地上,残留的古屋石墙有一丈多高,面积近百平方米。令人称奇的是,山顶一处较平整的山壁上,有一个舂米用的上沿口直径约45公分、深45公分石臼。石臼边上有两个正方形边长约10公分的石洞。当地山民向导述说,这里原先有用来舂米的大型木架。由于年代久远,关于陈家寨的历史或传说,当地老年人也不知晓。各县区类似陈家寨这样没有开发的古山寨遗址均有多处。

二、几点建议

(一)六安古山寨旅游应纳入全市旅游整体规划。总体上,应对六安各县区现有古山寨遗迹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旅游价值进行一次再认识、再汇总、再评估。古山寨旅游开发现在是各县区或乡镇独立开发、自由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市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古山寨旅游开发的指导性意见,强化对众多古山寨这一历史遗留宝贵财富的统一管理与统一开发。

对正在大力开发的古山寨旅游项目,县区和旅游主管部门应及时纳入旅游整体规划。对基础条件较好,已经开发的古山寨关隘风景区,予以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完善并争创3A4A级风景区,如松子关、黄狮寨、招军寨、鸳鸯寨等景点。

(二)各县区旅游部门对本辖区内的古山寨遗址进行筛查摸底,做到底数清。各县区以乡镇为单位,对当地古山寨存留情况进行排查摸底,登记造册。对已经发现的古山寨遗址遗迹,尽快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申请文物部门予以鉴定。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对本辖区景色优美、古山寨文化特色明显的山寨关隘遗址,组织开展项目规划,安排重点山寨景点的旅游开发,每年全市力争有2~3个具备开发条件的古山寨旅游景点列入或实施改造与建设。

(三)各县区文化旅游部门和史志部门统一协作,对本县区的古山寨关隘历史传说、传奇文化开展一次全面搜集整理。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根基。所有的古山寨关隘都存有时代印记,包括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山寨文化历史传说、传奇。金寨县松子关曾是开国将领皮定均于1944年率领7千勇士抢关突围出中原的战场;金安区洪山寨是太平天国洪秀全所部安营扎寨之地;裕安区九公寨传说是阔吻公、长发公等9位仙人挑土筑山等等。各乡镇、村需花点功夫,认真搜集这些历史事件与民间口头文学素材,将其整理还原,史实化、文学化,让这些历史文化传说伴随着古老山寨在现代旅游中焕发神采,释放魅力,增加吸引力。

(四)采取多种形式筹措古山寨景点的开发资金。不少古山寨关隘所在乡村反映景点开发资金困难,较之于动辄数亿的人造文化旅游景区,古山寨景区占地少且节约耕地,有利于减少或降低开发成本。尤其山寨本身就具有古址古迹、奇峰怪石、山溪瀑布、竹木花鸟等人文与自然风景,作为旅游景点的基础条件十分优渥,只需要在古山寨道路、景点介绍、卫生设施、安全设施、休息场所等配套基础设施上予以投入即可,资金需求量并不巨大。舒城天子寨、龙眠寨、九龙寨等景区开发采取引进资金方式进行,开发速度快,见效好。市内各金融部门应对古山寨旅游开发工作高看一眼,充分调研,结对帮扶,对各县区古山寨旅游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五)凸显古山寨旅游本色。金寨县吴家店镇黄狮寨在现有登山步道基础上,围绕古山寨寨墙和山寨中古屋房基周边,开辟修建参观道路,安排景点设置宣传牌,让游客在观赏映山红自然景色的同时,体验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让古山寨遗址遗迹成为游客观赏的主体,而不是景来人来,景去人没,使之一年四季吸引游客络绎不绝前来游玩。黄狮寨是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也是众多游客春天观看映山红花海的打卡地。但过去每当春天过后,这里几乎鲜有游客。这便是古山寨旅游中风景游与历史游未能深度融合的痛点

(六)开发并宣传古山寨特色农特产品。六安许多古山寨遗址由于长期封闭,一些古老的野生植物外界无从知晓。2019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在新收集的5.2万份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中,评选出10个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优异资源,霍山县东西溪乡“杨三寨神韭菜”名列第七。这是安徽省唯一获选的优异种质资源。

“杨三寨神韭菜”是当地古老的野生品种,主要生长在山岩凹处或岩石上有土的地方,具有耐寒、耐旱、耐高温、耐贫瘠等特性,食味鲜美、原味浓郁。种子可入药,具有补肾、健胃、提神、止汗、固涩等功效。杨三寨村于近年开始保护、开发“神韭菜”,组织村民将山岩上的“神韭菜”每丛分一半挖出,留下一半在自然环境里继续生长。挖下山的“神韭菜”经培育栽种后已有2亩,规划发展到100亩。

“杨三寨神韭菜成为国家级极其珍贵的农特产品已经3年有余,却依然藏在深闺。将“杨三寨神韭菜推向山外市场,亟需放大眼光、大手笔运作。须尽快扩大“神韭菜”栽种范围,在东西溪乡及周边乡镇建设“神韭菜”种植园,大力开展“神韭菜”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大“神韭菜”生长环境、食用药效与国家评定的宣传力度,围绕“神韭菜”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开发鲜韭菜销售(采用冷库保鲜、电商平台销售)、干韭菜制品等系列产品,将“神韭菜”打造成为六安古山寨农特产品新品牌。

(七)开发打造六安古山寨旅游文创产品。六安古山寨内外盛开的映山红、大别山兰花、玉兰花等都可以开发出特色旅游文创产品。借鉴江西婺源等开发文旅产品先进做法,六安的兰花、映山红、玉兰花,可以开发出具有大别山特色的香氛花瓶。旅行杯、文化衫、旅行帽等旅游商品均可以印上六安著名古山寨的兰花、映山红、玉兰花、神韭菜等图案(包括县区及古山寨名称)。而我们现在有些旅游产品多停留在外购旅游商品上,毫无特色可言。

推进六安古山寨旅游开发工作是一项一举多得的项目,金寨县天堂寨、霍山县铜锣寨、裕安区九公寨、金安区洪山寨(大别山石窟)风景区已经带了好头。下一步亟需市及各县区政府的政策引导,金融部门的鼎力支持。相关职能部门和当地乡镇应尽快做好古山寨景区开发规划,因寨制宜,一寨一规划,避免同质化。政府旅游开发资金应向发展古山寨旅游倾斜,道路交通应与古山寨旅游景区相匹配。上下齐心,各方合力,六安市古山寨旅游业一定能够长足发展,成为六安市一张对外新名片。

六安市政协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协六安市委员会”“六安市政协”及所属内设机构的各类形式稿件,版权均属六安市政协机关所有,任何第三方如需链接转载的,请注明摘自“六安市政协网站”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上述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稿,仅供参考交流,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任何第三方如需使用本网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载发后1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