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丁集婚纱小镇”的工作建议
市绿色发展研究会第一课题组
创建产业特色小镇是“十三五”规划提出发展经济、推进供给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实现精准扶贫的必要选择。
裕安区丁集镇根据苏州婚纱产业转移的现状,提出了“工业兴镇,婚纱立镇”的战略目标,致力于创建“丁集婚纱小镇”的特色名片。对此,市绿色发展研究会第一课题组,跟踪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多次到丁集镇,走访数十家婚纱企业;召开由裕安区土地、财政等多个政府部门领导参加的座谈会,与市直土地、规划等部门负责人及浙东集团负责人分别进行沟通与磋商;专程前往广东省珠海市斗门镇观摩学习工业型小镇在发展初期的政府管理方式和经验,前往苏州市虎丘区考察了解当地婚纱生产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经过几个月的调研,汇总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丁集形成婚纱产业背景
上世纪90年代,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在虎丘村中村——茶花村逐渐发展形成了集婚纱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虎丘婚纱一条街”,从事婚纱生产经营的商户超过2000家,成为全国两个最大的婚纱礼服生产销售基地之一(另一个在广州)。虎丘婚纱行业中,以在苏州打工的裕安区人为主,占从业人数的70%,而丁集镇农民又占其中的70%。最高峰时,丁集人在虎丘开设的生产、销售企业近1800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苏州虎丘婚纱协会会长和大量会员均为丁集人,在当地婚纱行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2018年3月,苏州市开展“331”整治活动,集中清理婚纱礼服等劳动密集型小作坊式企业,虎丘风景区也同步着手整治周边环境。5月28日,虎丘婚纱一条街一店面因电线老化发生火灾,致4人死亡。虎丘区因此加快了清理拆迁进度,对无照经营的婚纱企业直接查封。这就造成了从2018年6月份起,大批从事婚纱行业的裕安区丁集人(也有新安、徐集的农民)集中返乡。目前,丁集镇内已有大小婚纱企业近500家,婚纱辅料企业200家,婚纱电商企业近600家,快递、物流企业18家。
远赴苏州打工的丁集农民将苏州淘汰的部分婚纱生产带回家乡丁集,而且全部是自发的,引起了丁集镇乃至整个裕安区上上下下的高度关注与意外惊喜。然而,透过这种偶然的表象不难看出:一是相对落后的产能在苏州这样的大城市遭到淘汰是历史的必然;二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承接园区产业从城市梯度转移是乡镇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也是处在四、五线县级区域发展所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丁集虽然打出“婚纱小镇”名片,但离国家发改委、住建委、财政部提出的产业特色小镇的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婚纱企业集中返乡,丁集镇承接承载能力明显不足。返乡企业大多分散零乱,四处开花,各自为阵。生产企业现场管理凌乱不堪,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垃圾同堆一室,存在严重的火灾和环保安全隐患。婚纱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仓储、物流、生产厂房、供电、消防、环保配套服务,以及餐饮、住宿、道路、公厕、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都无法满足眼下企业与人口猛然增长的实际需要。
(二)婚纱产业存在无序竞争。婚纱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集聚,需要延伸产业链,形成集约化优势,但目前裕安区及市区婚纱产业却存在着无序竞争的情况。2018年12月18日,浙东集团与丁集镇政府进行了项目签约,计划投资21亿元,打造“中国·丁集婚纱特色小镇”。项目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项目规划用地350亩,投资6亿元,建成运营后可入住企业400余家,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及部分征地拆迁工作。与此同时,西商集团、裕安区平桥康桥园区也大张旗鼓地加入婚纱产业的竞争。更有无锡、合肥等地仍在竭力吸引婚纱企业落户,从而造成已返乡企业在选择上的观望和顾虑。这种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丁集镇婚纱产业的集聚发展。
三、建议
为使丁集婚纱小镇成为真正的特色产业小镇,现从创建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明确近中期发展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丁集镇下一步发展,近三五年做什么、怎么做,未来十年二十年又怎么做,如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形成优势,均须从长计议,逐项确立。
二是注重规划配套。充分结合婚纱生产这一新元素,在科学编制实施丁集镇总体发展规划[HM1] 的基础上,分别制定丁集镇婚纱生产区规划,丁集镇居民生活区规划,丁集镇学校、医院、商场等配套生活设施建设规划。
三是坚持安全第一。婚纱生产的全过程都充满火灾隐患,苏州婚纱生产火灾的教训必须时刻牢记。如今,丁集全镇婚纱生产防火除患工作的总体能力亟待全面提高,安全消防措施应全面加强。防火与安全生产责任从镇党委、政府领导开始,到各个生产企业,要逐人明确,权责挂钩。对于防火安全措施不达标的企业,必须对照标准,从严要求,认真整改。经营户须逐户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真正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四是市、区有关部门对丁集婚纱产业发展应在土地、税收、消防、环保等方面予以积极的政策倾斜。当务之急是200亩已拆迁的土地尽快挂牌,解决建设用地之急需。 因为它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用地,是集产业、生活生态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平台,既具备工业园区的功能,又能解决产业用工困难以及产业工人离乡生活困难。
五是市、区要设立婚纱产业技术改造升级专项资金,扶持有实力的婚纱企业,淘汰落后设备,提高产品档次。早在2010年回乡创业的丁集好美丽婚纱企业等已完成设备更新改造,可以生产中档以上婚纱礼服。助力婚纱产业发展必须有政府资金支持。浙东集团也可以参股等形式,参与企业的技术升级,使产品生产尽快由中低档向中高档发展。
六是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和决策拍板。丁集小镇其实已经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发展困境,尤其是返乡企业没有得到合理安排与引导。丁集镇下一步发展,亟须市、区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一张蓝图绘到底。 众亲返乡,群凤归巢,市、区两级政府应该诚心呵护,科学引导,政策倾斜,优惠照顾,特事特办,促进升华,推动丁集由创建婚纱产业小镇逐步向创建全国婚纱特色小镇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六安经济大发展。
六安市政协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协六安市委员会”“六安市政协”及所属内设机构的各类形式稿件,版权均属六安市政协机关所有,任何第三方如需链接转载的,请注明摘自“六安市政协网站”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