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履职 > 社情民意

(2025年第5期)关于优化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04-02 09:11来源:政协六安市委员会阅读:字体【  保护视力色:

民进六安市委反映,当前,我市不少中小学周边存在娱乐场所违规经营、食品卫生隐患突出的问题,亟需构建“法治监管+智慧治理+社会共治”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

为此建议:

一是构建娱乐场所智能监管体系。实施分级分类管控。建立200米校园安全防护圈,圈内禁止新增娱乐场所。对存量场所实行“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安装智能身份核验终端,实现与公安人口数据库实时比对,构筑技术防线。强化联合惩戒机制。文化执法部门牵头建立“一案三查”制度(查经营主体、查监护责任、查场所租赁方),探索实施熔断机制。建立未成年人保护信用档案,将违法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二是创新小餐饮摊综合治理模式。推行“三统一”规范管理,统一备案标识(含二维码溯源)、统一餐车规格、统一监管标准。开发“食安校圈”APP,实现证照公示、原料溯源、投诉评价在线可查。建立“双轨制”供给体系,划定固定经营区与临时疏导点,引入品牌连锁企业建设“校园餐饮驿站”。试点“中央厨房+卫星厨房”模式,通过冷链配送减少现场加工环节。

三是深化长效治理机制建设。探索打造数字治理平台,建设校园安全“一网通管”系统,集成娱乐场所监控、食品溯源、交通预警等多项功能,实现风险隐患智能研判与闭环处置。构建多元共治格局,成立由教师、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校圈治理委员会,建立“吹哨报到”机制。探索设立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基金,对模范商户给予租金减免等政策激励。完善法治保障体系,推动制定《六安市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管理条例》,明确各部门权责清单,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六安市政协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协六安市委员会”“六安市政协”及所属内设机构的各类形式稿件,版权均属六安市政协机关所有,任何第三方如需链接转载的,请注明摘自“六安市政协网站”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上述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稿,仅供参考交流,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任何第三方如需使用本网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载发后1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