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综合反映,又是一年采茶季,茶叶采摘、加工、销售势头正旺。从部分产茶县区和茶企的反映来看,以下几点比较集中:一是茶园老化亩产不高。部分茶区茶树品种老化,茶园改种换植进度较慢,无性系茶树良种园所占比例较小。有的茶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品种结构不合理、良种良法不配套、标准化管理滞后,亩均产出和亩均效益不高。二是茶企小散实力不强。茶叶生产加工主体数量多、体量小,对产业发展引领带动不明显,缺少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头部茶企。不少茶企在生产季面临短周期大额度的融资难题困扰。三是品牌打造推介不优。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授权、监管、保护等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假冒伪劣、恶意侵权、贴牌代产等乱象尚存。四是品质控制监管不力。一些地方在生产种植、病害防控投入品上仍有逾规行为,农残超标、重金属超标仍有存在。家庭作坊式炒青加工仍占很大比例,操作人员、加工环境、设备工艺等影响茶叶安全和品质的不可控因素仍然存在。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文章,重点就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一是围绕“品质提升”强化产业基础。发挥财政资金扶持导向作用,加快推进优势品类茶园改种换植,推广优良无性系良种和加工专用品种,提高茶园良种率和专用化水平。加大地方优势茶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依托安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力量,强化种植栽培和绿色防控技术现场指导。注重宣传提升茶叶种植农户“用好种、种好茶、重好品、卖好价”的生态经济意识。
二是围绕“主体培育”扶持企业成长。引导市域各茶区聚焦建设茶全产业链,优化“龙头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等经营模式,发展大型茶企牵头、合作社与家庭农场跟进、茶农积极参与的茶产业化联合体。支持茶企同业整合、兼并重组,推动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上市融资,打造若干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六安茶产业领军企业,带动“育种育苗、生产基地、仓储设施、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经营主体链式发展。设立市级茶叶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引导资金,加大“春茶贷”“订单贷”等茶企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支持茶企加大细分市场研究,不断探索打造新的市场需求,强化绿色适度包装意识,注重丰富品牌内涵,创响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三是围绕“科技赋能”增强效益产出。加大防控采摘环节先进适用农机研发推广,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提高茶园管理智能化和采摘机械化水平。推进在产茶县区专业茶叶初加工中心的布局建设,主动对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茶叶智能化加工及茶制品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加快传统茶关键加工装备的智能化数字化。加大茶叶仓储设备购置补贴力度,争取将茶叶加工、仓储成套设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改善茶叶仓储保鲜设施条件,提高分等分级、产品包装等商品化处理能力。研发推广夏秋茶高效加工技术,推进茶枝、茶花、茶籽、茶渣等副产物回收利用。加大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茶产业各环节的运用,高标准完善茶叶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常态化开展茶叶产品质量监管。
四是围绕“市场终端”发力品牌推广。重视深耕长三角市场,以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小兰花、金寨翠眉、华山银毫等六安茶“五朵金花”,与沪苏浙等省市联动打造“走近大别山、同品六安茶”专题促销活动。围绕六安茶认知品鉴,开发适合我市大中小学校不同学段的“识茶品茶”课程,丰富校园课外学识,调整六安茶品牌传播方式,高水平策划推出六安茶整体形象宣传广告。加大线上渠道开发建设,支持茶企优化电商销售、直播带货、体验式消费等新型营销模式。借鉴浙闽等地“茶庄园”模式,打造集茶叶生产、加工、经营、休闲、观光、文化、教育等为一体的茶产业新业态。
六安市政协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协六安市委员会”“六安市政协”及所属内设机构的各类形式稿件,版权均属六安市政协机关所有,任何第三方如需链接转载的,请注明摘自“六安市政协网站”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