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北部及东部沿淮平原和环巢湖平原,土壤肥沃,鱼米之乡。中部江淮分水岭低山丘陵,江淮果岭、六安茶谷相伴而行。南部及西南山区,竹修林茂,西山药库藏于其中。境内佛子岭、响洪甸等六大水库蓄积了70多亿方II类以上优质水源。优越的自然生态、多样的地形地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让六安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长三角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六安瓜片、霍山石斛、皖西白鹅等地理标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特别是近期我们在与长三角等地市场对接时发现,我市绝大多数特色农产品产量不高,规模偏小、标准不一、品牌不优等问题非常突出,经常出现“生产者想卖卖不掉,经销商想买买不到”的尴尬局面。为此,建议:
一、突破传统小农意识,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小农意识是传统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传统小农经济的鲜明特点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以劳动的孤立性为特征的小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后,农户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农户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不可否认,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数量众多仍是我市的基本农情,以分散的小农户家庭小规模生产经营仍是我市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山区、库区、江淮分水岭很多农户仍未完全摆脱自然经济的束缚,农村市场经济仍然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农业生产老龄化现象严重,社会成员文化素质总体上偏低,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能力普遍较弱。由于思想观念转变的滞后性,即使目前传统的小农意识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改变了,但传统小农意识作为一种思想观念还将长期存在并发生影响:一是制约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二是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生产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三是延缓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此,我们要切实加快农户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自身生存发展能力的提高,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突破小农意识和传统小农经济桎梏,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重塑现代农户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优选品种,提升我市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我市盛产110多种名特优农副产品,拥有1866种中药材。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受土地资源、生产条件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制约,我们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按照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标准来遴选区域特色比较优势明显、市场需求旺、生产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作为我市主推品种,集中力量,通过持续扶持引导,把优选的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坚决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更要防止“朝令夕改”,产业扶持引导缺乏定力,缺乏持久性。
三、理顺规模化路径,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鼓励和支持通过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调查数据显示,自2018年开始,我国土地流转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维持在36%左右,土地流转动力不足。此外,在规模50亩以上农户数占比不断上涨的同时,10亩以下农户数占比也在上涨,土地经营规模结构出现两极分化趋势。就我市看,受地形地貌差异以及机械适宜性等限制,小农数量众多、经营分散短期内难以根本改观,必须正视这个现实,统筹推进农地经营规模化和作业服务规模化两种不同类型的农业规模化经营形式。当前,要在完善提高现有规模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的同时,重点支持农机农艺作业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普及,让众多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小农户根据自身状况和需求,选择相应的专业化服务,形成农业服务型规模经营。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吸收云南通海县蔬菜产业通过作业服务“软规模化”的经验做法。通海县是云南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与常见的通过土地流转一个种植大户就能种几百亩、几千亩地的“硬规模化”不同,通海农产品种植是千家万户种植、共同来分担市场风险的“软规模化”种植模式,是把千万农户组织起来,依靠科技推广应用、社会化服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来实现规模龙头企业与成千上万经营农户的无缝对接。
四、整治“假冒伪劣”,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影响力
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监督管理机制。与工业品不同,农产品品牌往往具有区域共享性。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宣传、推广以及品牌的监管更多依靠行政力量,特色农产品“假冒伪劣”的打击、以及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也更多依靠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以市场监督部门、特色农产品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为主体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的使用管理和保护。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实施为抓手,重点查处“假冒”行为。特别是加强霍山石斛、霍山黄芽、万佛湖有机鱼等地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全过程追溯管理和品牌的地理标志保护,防止外地农产品假冒我市品牌的“搭便车”行为。以建立完善特色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与优质评价体系为抓手,重点打击以次充好的“伪劣”行为。特别是要确保特色农产品分级标准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可识别性,符合管理部门、交易主体、消费群体等的普遍认知,防止特色农产品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六安市政协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协六安市委员会”“六安市政协”及所属内设机构的各类形式稿件,版权均属六安市政协机关所有,任何第三方如需链接转载的,请注明摘自“六安市政协网站”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