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六安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张 本 渝
(2005年2月25日在市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上)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市政协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一届市政协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提案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届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界委员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运用提案形式参政议政,五年来共提交提案1080件,经审查,立案995件,立案率92%。其中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提案31件,占3.1%。按内容分,有关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516件,占51.9%;科教文卫体方面的提案276件,占27.7%;政法、统战和其他方面的提案203件,占20.4%。这些提案分别送交73个承办单位办理,当年交办当年办复,办复率100%。未予立案的作为委员来信处理,并向委员作了说明。全部提案中,所提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和基本解决的405件,占40.7%;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516件,占51.9%;暂不具备解决条件的74件,占7.4%。委员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年均为95%。
市政协一届五次会议以来收到提案238件,占全部提案的22%,立案223件,立案率93.6%。其中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122件,占54.7%;科教文卫体方面的提案42件,占18.8%;政法、统战和其他方面的提案59件,占26.5%。至2004年10月下旬,45个承办单位全部完成办理任务。其中已经解决和正在落实的54件,占24.2%;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151件,占67.7%;暂不具备解决条件的18件,占8.1%。
提案工作在促进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献计献策。《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民营经济尽快成为县域经济主体》、《创建生态市、建设生态六安》、《老城区规划要到位》、《加强种子管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开拓地域优势,开展中药材精加工》、《扶植我市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等提案,以及关于招商引资方面的数十件提案,紧紧围绕实施招商引资主战略、工业化核心战略以及推进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等重点工作献计献策,并针对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地方资源、工业发展、环境保护、民营企业融资、劳务输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不少提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前瞻性,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积极采纳。民盟六安市委提出的《关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受到承办单位的充分肯定,认为提案抓住了问题实质,指出了关键所在、难点所在、症结所在,对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为促进全市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建言。《关于加强我市政治文明建设的建议》、《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推动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建议》、《关于加强政协民主监督的建议》、《加强城市管理,创建文明城市》、《关于优化整合城区教育资源的建议》、《关于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建议》等不少提案,就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政务工作的透明度;加快教育改革和创新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加强“网吧”管理,规范文化市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提案建议的采纳,对我市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反映社情民意,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市公共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建议》、《关于切实解决农村稳定问题的建议》、《实施绿色食品工程,让群众吃上放心食品》、《关于帮助城镇特困户解决住房问题》、《关注残疾孩子健康成长》等提案,对维护公共安全、进一步关注特殊困难群体,妥善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动员全社会力量关注安老、养老问题等,都提出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提案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经过承办单位的认真办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促进社会和谐、化解社会矛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提案工作的主要做法
市政协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提案工作,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提案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一)加强领导,提案工作摆上议程
市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定期研究提案工作,适时提出措施和意见。研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提案工作的意见》,推动提案工作的深化。主席和副主席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参加重点提案办理情况的视察,现场督查提案办理工作。五年累计督办33件重点提案,以点带面,促进了提案的办理落实。在各专委会中,优先配备了提案委员会专职副主任,以充实提案工作力量。
(二)建章立制,提案工作规范运行
根据工作实践,借鉴外地经验,市政协制订了《提案工作条例》,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提案工作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一是提案质量保证制度。建立《提案征集制度》、《提案基本要求》、《提案立案标准》、《提案审查办法》等提案工作规范。每年征集提案,印发提案征集参考提纲,引导委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案,提好提案;在提案审查工作中,严格按照审查立案标准,实行提案组初审,提案委员会复审、终审的审查程序,确保提案符合“三有”(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建议)和“三性”(严肃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要求。
二是提案办理督查制度。每年提案交办后,提案委员会集中时间,组织有关委员深入提案承办部门、办理大户和重点提案办理单位,了解提案办理情况,核查提案落实效果,协调解决办案中出现的问题。其中,去年先后组织3个组深入15个单位督办提案。督办中,注意邀请提案者参加,充分运用协商办案的形式,力求提案办理从“件件有回音”到“件件有落实”。委员对提案办理满意率连年保持较高水平。
三是提案落实回访制度。为了使提案真正落到实处,提案委员会定期对重点提案承办单位进行回访。2004年7月开展了提案办理“回头看”活动,组织有关委员赴裕安区政府等多家承办单位专项走访,重点访查B类提案落实情况,督促承办单位系统梳理本届提案办理工作,补差补缺,确保提案落实到位,取得一定效果。
(三)重点视察,确保重点提案重点办理
围绕重点提案中反映比较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市政协每年选择1-2件专题组织委员视察。五年来相继组织开发区建设和管理、“网吧”整治、五大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建房用地管理、六安城区小街小巷综合整治五项专题视察。视察报告送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处理,促进了问题的解决,重点提案办理落实整体较好。
(四)加强联系,提高提案办理的实效
提案工作,重在办理。我们在提案交办督办中逐步建立完善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三办”对口联系制度,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两办”联合督办制度,提案委员会、承办单位与提案人“三方面商”制度。提案方、交办方、承办方、督办方统一认识,紧密联系,协调配合,相互促进,疏通了办理渠道,共同推动了提案办理工作。通过走访承办单位,听取承办单位对提案工作的意见,增强了与各承办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提案承办单位对提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各承办单位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逐步健全提案办理工作制度和工作队伍,提案办理质量逐步提高。提案委员会、提案人和承办单位“三结合”,相互交流情况和意见,现场协商办理提案,实地视察办理效果,增强了提案办理实效。
(五)加强宣传,扩大提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市政协重视加强提案宣传工作,密切与新闻单位的联系沟通,积极反映提案工作的成效和经验。《人民政协报》、《安徽日报》、《江淮时报》多次报道我市提案工作情况;《皖西日报》、六安电视台、六安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提案工作;重点提案和提案目录上网,提案宣传渠道不断拓宽。2002年7月,全省政协提案工作研讨会在我市召开,市政协《坚持高标准,求得高质量》的专题发言,得到会议的肯定。《安徽日报》以《立案有的放矢,办理措施得力》为题,报道了我市提案工作。2003年9月,全省第二次“政协工作江淮行”采访团来我市采访,市政协连续3年跟踪督办的《关于五大库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提案,在省主要媒体上作了系列报道。2004年5月,省政协《提案工作情况》简报刊载了我市政协推进提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做法。
(六)评先选优,建立提案工作激励机制
市政协多次开展提案工作评先选优活动,评选表彰优秀提案和先进承办单位、先进个人,激励、调动委员和承办单位两个积极性。2002年和2003年,市政协分别表彰了5件优秀提案、8个先进承办单位、14名先进个人。2004年底,市政协对本届以来的优秀提案和先进承办单位进行了总评表彰。在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组成单位和提案承办单位广泛参与下,评选产生一届市政协优秀提案16件、提案先进承办单位9个。通过评先选优,树立典型,为下届政协提案工作打下基础。
(七)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切实加强学习,加强自身建设,提案工作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一是加强对外联络,组织考察调研。密切与省政协提案工作机构的联系,积极争取上级政协对提案工作的业务指导;考察学习省内外兄弟政协提案工作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拓宽工作思路。二是努力为委员撰写提案服务。通过政协通报、简报等形式,为委员“知情”创造条件;召开委员学习座谈会,讲解提案知识,帮助委员提高提案水平;通过走访委员,征求委员对提案工作的意见建议。三是厘清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权限。努力提高提案交办的准确率,避免交办失误和扯皮现象发生。四是注重学习县区政协提案工作经验。通过对县区政协调研走访、召开部分县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等形式,总结交流县区政协提案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并就提案工作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市政协还开展了全市政协系统提案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用经验指导工作,推动了市县两级政协提案工作的不断发展。
三、做好提案工作的几点体会
五年来,市政协提案工作坚持以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服务质量为中心,推动提案工作的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在开拓中前进,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坚持质量标准是做好提案工作的前提
质量是提案工作的生命。要坚持以质量求发展,特别要始终抓住提案质量这个基础,处理好提案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提案工作不仅要认真把好审查立案关,更要做好提案征集的前期工作。实践证明,只有选题准确、深入调研,才能提出更多有份量、有深度的提案。
(二)坚持协调配合是做好提案工作的基本方式
要加强与承办单位的协作配合,协调好提案人与提案承办单位的关系,寓合作于联系之中,寓监督于督办之中,寓解决矛盾于协商座谈之中。
坚持提案联合交办的方式。坚持与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开展提案办理情况的督促检查;联合就一些重要提案、疑难提案、委员对办理不满意的提案开展调查、视察;联合召开座谈会、协商会、现场办案会;联合进行提案落实情况“回头看”。
协助提案承办单位组织提案人实地视察,了解委员的想法,征求委员的意见,争取委员的理解,在增进共识的基础上办好提案。
(三)提高服务质量是做好提案工作的基础
提案委员会是联系提案者和承办者的桥梁和纽带,提案服务贯穿于提案的征集、提出到办复、落实的全过程,服务质量影响着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提高服务质量,关键在于做好提案人和承办单位之间的沟通工作,为提高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提供有效的服务、营造和谐的氛围。采用电话征询、随时约谈、登门走访、意见反馈等多种形式,有利于完善提案服务工作,促进提案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党委政府重视是做好提案工作的重要保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案工作,为提案工作提供了保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认真听取提案办理情况汇报,阅批重要提案,提出督办意见;有关领导连续5年参加提案交办会,部署提案办理工作,提出办理要求;市政府作出《关于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工作的规定》,把提案办理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围,规范提案办理工作;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安排1-2次会议,专题研究提案办理工作,明确办理进度和质量要求;建立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督办,秘书长具体调度,副秘书长协助办理的工作机制,督促重点提案办理工作。实践证明,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
四、几点建议
五年来,市政协提案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提案工作发展不平衡,高质量的提案不够多,办理工作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提案工作的认识差距和重答复、轻落实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都有待于二届市政协认真研究,努力改进和完善。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提案工作的正确方向
提案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打造“精品”提案,不断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发挥提案工作在履行职能整体工作中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政协界别优势
高度重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提案工作,充分发挥党派、团体和各界别委员的优势,鼓励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界委员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积极提出更多具有界别特色的高质量提案。
(三)注重发挥专门委员会在提案工作中的作用
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根据专业分工和自身特点,加强与提案委员会的沟通,通过专题调研、视察督查、协商座谈等活动,协助督办重点提案。拓展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渠道,重视运用提案方式,提出参政议政建议。
(四)主动协调提案工作中的各种关系
坚持提案工作的成功经验,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与承办单位的联系和协作,经常沟通情况,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推动提案的办理落实。注重发挥新闻媒体在提案办理中的舆论监督作用,联合有关方面对重要提案跟踪督办,促进提案办理质量不断提高。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政协工作任重道远,新一届市政协提案工作已经启动。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市政协提案工作的新局面!
六安市政协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协六安市委员会”“六安市政协”及所属内设机构的各类形式稿件,版权均属六安市政协机关所有,任何第三方如需链接转载的,请注明摘自“六安市政协网站”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