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履职 > 大会发言

易成林委员的发言
——关于推进农业投入品“两个替代”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4-01 10:23来源:政协六安市委员会作者:张海阳阅读:字体【  保护视力色:

2017年金寨县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了“以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物理防控替代化学农药”为核心的两个替代行动。主要在茶叶、果蔬、高山米等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有序推进。六安市及时总结金寨经验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一、金寨县主要做法

(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全县范围内制作树立300余副“两个替代”宣传牌、示范基地简介牌。制作了以宣传“两个替代”为主要内容的动漫短片,长期在县电视台循环播放。

(二)加强示范引领,建设绿色基地。全县共建设各类绿色农业示范基地226个,示范面积近万亩,每个示范基地,明确主推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新机械,明确建设规模、技术人员、生产主体、生产目标、效益目标,通过示范引领一片。

(三)规范农资市场,强化农资管理。一是清理整顿农资市场。在适度补偿的条件下,全县有85家农资店退出经营。二是合理布局绿色农资店。建设了68家绿色农资推广示范店,统一管理制度,统一经营品种,统一经营范围。建设了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实行清单管理。

(四)突出关键环节,加大资金补贴。一是果蔬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补贴2500万元,茶叶、水果、蔬菜有机肥使用面积达到10万亩次。二是加强果菜茶病虫害物理防控补贴,统一采购了杀虫灯500台、粘虫板614万张、茶毛虫诱捕器5万个,投入达600万元。三是加大以机代人补贴力度。实施“以机代人”工程,解决人工除草费力、费工、费时问题,补贴背负式除草机2872台,补贴222万元。四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畜禽粪污治理补贴,对200余家畜禽养殖规模场规范处理粪污补贴560余万元。

(五)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到位。科学评估“两个替代”实施效果。委托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对农产品全面开展检验检测,先后抽检茶叶、猕猴桃、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1617批次、土壤353个,覆盖面积20万亩。根据检测结果溯源问题症结,精准施策发力,确保实施效果。

通过三年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特色农产品质量得到极大提高。2019年,委托权威机构检测茶叶、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样1617个,全部符合国家农产品安全标准,检测土壤样334个,安全达标率98.2%。为一大批山里农产品贴上了高品质标签,群众增收效益非常明显,受到中央媒体、上级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多方关注。有关做法在全国绿色防控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推进力度有所下降。“两个替代”工作虽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级各部门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投入力度有所减弱,管理有所放松,厌战情绪开始滋生。

(二)齐抓共管局面尚未形成。此项工作由农业农村部门主抓,虽得到相关单位的支持,但尚未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齐抓共管、同频共振局面尚未形成,部门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农资管理存在诸多挑战。少数生产者为追求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违规使用化肥农药;部分边远乡村仍有售卖禁止农药、化肥现象;化肥农药经营具有量小、隐蔽性强等特点,执法监管难度极大;非农资店网购、代购化肥农药时有发生。同时,受制于执法权限范围不统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监管面临空前挑战。

(四)品牌影响仍有差距。注册的地理证明商标虽多,但缺少知名品牌和商标,影响力有限。品牌溢价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优质优价局面尚未形成,生产经营主体自觉开展“两个替代”行动积极性不高。

(五)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任重道远。绿色农资投入品良莠不齐,绿色农资店销售的绿色农资存在品种较少、价格较高问题,部分农业病虫害难以根治,导致违规购买、使用化学农药。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把实施农业投入品“两个替代”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工作方案,强力推进实施。

(二)强化农资市场管理。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延伸监管触角,通过委托授权乡镇、村级农业执法权限,明确监管人员,解决“看得见、管不着”的难题。通过乡规民约,村民自治,增强广大农民自我约束能力。逐步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弥补法律真空,让农业执法的腰杆真正“硬起来”。

(三)加大有奖举报力度。持续加大对违规销售、使用化肥农药的有奖举报力度和依法查处力度,营造群防群控、群防群治的氛围。

(四)加强品牌营销工作。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宣传推介我市农产品,提升品牌价值,发挥溢价效应,让市场认可、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五)持续加大投入。加大资金、技术、人力投入。保障资金投入安排“两个替代”财政专项资金。加强与相关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点对点合作,因地制宜,研发新型、有效的绿色农资投入品。

六安市政协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协六安市委员会”“六安市政协”及所属内设机构的各类形式稿件,版权均属六安市政协机关所有,任何第三方如需链接转载的,请注明摘自“六安市政协网站”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上述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稿,仅供参考交流,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任何第三方如需使用本网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载发后10日内进行。